司提反之死

  

    他們正用石頭打的時候,司提反呼吁主說:"求主耶穌接收我的靈魂!"

  ──使徒行傳七59

≒≒≒≒≒≒≒≒≒≒≒≒≒≒≒≒≒≒≒≒≒≒≒≒≒≒≒

  司提反是為基督的名殉道的第一位烈士,而且他似乎比任何后來者都更象救主:他的面貌好像天使的面貌﹔他與猶太人辯駁時無可抵御的智慧與基督很相似﹔他用生命的最后一絲氣息為仇敵禱告,用詞几乎與基督的一模一樣﹔而他把靈魂交托在主耶穌的手里時,是憑著和基督說"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檷手里"時同樣的信心(路廿三46)。毋庸置疑,他是因著時常仰望基督而變成基督的樣式。他對基督的最后一瞥,似乎特別給了他這種超乎尋常的屬天的安詳。
  我們需要注意兩件事:(1)他看見基督在神的右邊﹔(2)他看見基督是站在那里。基督在神的右邊在《聖經》里提到過十六次﹔其中十三次描寫瓷坐在那里,兩次講瓷在那里,只有這一次說瓷站在那里。這似乎在司提反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他驚呼出來:"我看見天開了,人子站在神的右邊"(徒七56),由此欣慰地認定基督會伸出手來迎接他,呼吁說:"求主耶穌接收我的靈魂!"
  教訓:因為基督在神的右邊,因為瓷復活,要接收臨終的信徒,所以信徒應將他們的靈魂交托給神。
  1. 如果基督在神的右邊,就說明信徒的罪已被赦免,這
  樣他能平靜地說:"求主接收我的靈魂。"
  如果墳墓永遠壓著基督的頭,如果石頭至今還堵在墓門口,那么我們也有理由懷疑瓷是否真的已為罪人承受了足夠的痛苦。"若基督沒有復活,我們所傳的便是枉然,你們所信的也是枉然"(哥前十五14)。但難道基督不是千真萬確地站在神的右邊嗎?那么石頭就確實已從墓門口被挪開,神已使瓷脫離了壓迫瓷的詛咒。神的公義已得到完全的滿足。
  假設你看見一個罪犯進了監獄,獄門在他身后 地關上了。要是你再也沒看見他出來,你就完全可以相信他還是躺在監獄里,忍受法律公正的裁判。但如果你看見監獄的門大開,囚犯得到釋放﹔而且自由自在地走在街上的人群中,那你馬上就知道他已經滿足了法律的要求,受到了應有的懲罰,付清了最后一個小錢。主耶穌就是這樣。瓷被算為罪犯,全世界罪人對抗神的罪行都壓在瓷肩上,瓷因此被定罪。瓷被人匆匆定了上十字架的死罪,又被人草草埋進石頭鑿成的墳墓中,用一塊巨石擋住了墓門。如果你從未見瓷出來過,你可以肯定瓷還在忍受律法公正的裁判。但是,看哪,"瓷不在這里,已經復活了!"(路廿四6)"主果然復活!"(路廿四34)審判瓷的神已將瓷從死里復活,提升上高天,讓瓷站在自己的右邊。因此你也可以肯定瓷已經滿足了神的公義,受了所有該受的苦,付清了最后一個小錢。
  你們在座的有任何人依戀主耶穌嗎?你們是接受這位救主作你的中保嗎?"放心吧,你的罪赦了"(太九2)。如果你的中保已經得自由,你就得了自由。就是這一事實賦予臨死的司提反如此的平安。他與你同樣天性邪惡,他與你犯了同樣的罪,他也被同樣定罪。但當他看見耶穌基督--就是他接受作為中保的那位,自由地站在神的右邊時,他就知道他的罪已經被承擔了,神的忿怒已經轉離了他的靈魂,他深信自己得了饒恕,于是把自己的靈魂交托在基督的手里:"求主耶穌接收我的靈魂。"
  啊,弟兄們,緊緊跟從同一位主耶穌。瓷仍如司提反殉難時一樣自由,而且將永遠自由。死亡對瓷勢力全消,因為瓷已經經受了一切苦難。接受瓷作你的中保,緊抓住瓷作你的救主,這樣你今天就擁有司提反同樣的平安,也能同樣心靈安詳而死,說"求主耶穌接收我的靈魂。"
  2. 如果基督在神的右邊,信徒就已為神接受,可以與司
  提反一樣平靜地說:"求主耶穌接收我的靈魂。"
  神的愛子來作世人的中保,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忍受他們應該忍受的忿怒﹔其次,獻上人所忽略的順服。如果瓷在受苦上作中保,那么每一個垂死的罪人,只要緊抓住瓷,就已從神的咒詛下解脫出來。如果瓷在順服上作中保,那么每一個緊跟瓷的罪人也將在榮耀中有分。
  如果基督沒有從死里復活,就說明神并沒有把瓷的順服當作永生的代價來接受。但如果基督已經復活,不但如此,而且在神的右邊,就是天國最高的榮耀處,永樂的地方,那么我就能肯定神對基督作人的中保很滿意。
  假設你看見國王派遣一個士兵去遠方執行一項危險的任務,并親口承諾:要是他圓滿完成任務,王就將晉升他,賜他坐在離王位最近的位置上﹔如果你再也沒看見那個士兵回來領賞,你可以說他沒有完成任務。但如果你看見他在群眾的夾道歡迎中凱旋而歸,被迎進王宮,坐在陛下的右邊,你馬上就可以得出結論:他已圓滿地完成了任務,寶座上的國王王心大悅。
  同樣,親愛的朋友們,如果在那最輝煌的一天,就是基督徒的安息日成為永存的紀念碑的那天,就是基督晉升到瓷的父,也是我們的父面前的那天,你正好在天國里,看見父將世人的中保迎進榮耀,臉上那無法形容的滿足的微笑,說:"檷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檷"(詩二7),言下之意是:"我從來沒象今天這樣感到檷配稱我的兒子。"又說:"檷坐在我的右邊,等我使檷仇敵,作檷的腳凳"(詩一一零1)。如果你看到所有這一切,你就會明白基督的順從在父的眼里是何等寶貴。但所有這些需要忍受痛苦的順從,不是為了瓷自己,,而是為了作罪人的中保。瓷自己在離開天庭以前就已為父所接受--瓷與父無限親近,不需要成為人的樣式,為了自己而順服。
  耶穌基督所作的一切,或忍受的一切痛苦,都是為了代替罪人作中保。你接受瓷作中保了嗎?你因為自己沒有什么可討神的歡心,而緊跟主耶穌嗎?如果是,請以信心的眼睛仰望瓷,你會看見瓷在神的右邊。如果你緊跟瓷,神將象接受基督那樣接受你,你也可以象你的中保那樣與神親近。啊!就是這點信心賦予垂死的司提反如此的平安。他的天性如你的一樣邪惡,他對神的順從不比你多,他同你一樣是一個赤裸的罪人,但他接受了主耶穌作他的中保,作他的替罪羔羊。因此當他看見耶穌站在神的右邊時,他知道基督被神接受了,他也在親愛的主里被接受。這樣,他內心深信在基督里有通向神的平安的道路,便用生命的最后一口氣息,呼吁說:"求主耶穌接收我的靈魂!"
  啊!戰戰兢兢、赤身裸體的罪人,緊跟主耶穌吧!瓷愿意給你的,和瓷愿意給司提反的一樣多。接受瓷作你的中保,緊拉住瓷--你的救主,你今天就會有司提反曾有過的被悅納的感覺,能同樣甜蜜地,充滿信心地呼吁"求主耶穌接收我的靈魂",而安詳地離世。
  3.如果基督站起來接受臨死的信徒,無疑會給信徒巨大的安慰,這樣他就能平靜地說:"求主耶穌接收我的靈魂。"
當信徒在信靠中尋求平安和喜樂時,他們經常會把目光局限于在地上的基督。他們記得瓷是迷失羔羊的好牧人,看見瓷坐在撒瑪利亞的井邊,也想起瓷對癱瘓病人說:"放心吧,你的罪赦了"(太九2)。但他們很少想過順著司提反的目光,眺望耶穌現在的所在,就是神的右邊。
  我的朋友們,記住,如果你愿意作一個完全的基督徒,你就必須仰望完整的基督。你必須把你的目光從十字架移向寶座,這樣你就會看到瓷是萬有的救主:"耶穌基督作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來十三8)。我發現,不論經上在何處提到基督在神的右邊,總是說瓷坐在寶座上﹔只有這里是說瓷站在神的右邊。其他地方描寫瓷享有應得的榮耀,進入瓷的安息﹔但這里描寫瓷從寶座上起身,站在神的右邊。
  瓷起身是要替我們代求:"凡靠著瓷進到神面前的人,瓷都能拯救到底﹔因為瓷是長遠活著,替他們祈求"(來七25)。
如果不是因為我們偉大的代求者,信徒早就多次被棄!信心早就多次失敗!"肉體會衰殘,心會失落",但基督永不失敗。在死亡的床前,意識常會被肉體的疼痛和心靈的煩亂拉得離開救主﹔但是啊,快樂的靈魂真正地接受基督。當你無法為自己祈求的時候,看這里,瓷從寶座上起身來為你代求。用信心的眼睛仰望瓷,向瓷呼吁:"求主耶穌接收我的靈魂。"
  瓷起身是要保護我們。這個世界是信徒的大敵,它一手用引誘,一手揮迫害。啊!要打倒它需要多么艱苦的努力啊!快樂的信徒,你在臨死的那一刻是安全的!首先,因為世界不能在死亡之后作什么,嘲笑的口舌不可能在墳墓上再吐毒液,暴力的石頭可以殺死身體,但僅此而已。其次,即使世界的某些毒箭可能飛越墳墓,耶穌已經起身來抵擋。瓷永遠的膀臂扶持著離世的靈魂。
  而魔鬼在那一刻是更凶惡的敵人。靠近垂死之人的床,搗亂,破壞﹔但只要你緊拉住主耶穌,就無法毀壞。基督擁有天上地下所有的權炳,瓷起身來保護你的靈魂。"是我,"瓷說,"不要怕"(太十四27)。親愛的弟兄啊,如果你希望瓷在你臨死的那一刻起身保護你,如果你想充滿信心地呼吁:"求主耶穌接收我的靈魂!"現在就抓緊主耶穌。
  瓷起身是要接受離世的靈魂。這是所有敬虔愛神的人最大的安慰。想到聖天使正等著接受信徒的靈魂,真使人心里甜滋滋的。乞丐拉撒路死時,好天使們背著他回到亞伯拉罕的懷抱。但是更使人欣慰的是想到耶穌俯視著快要離世的人,站起來迎接那些愛瓷的人。啊!親愛的弟兄們,瓷是你一生的慈愛救主,死亡來臨時更是。
  (1)你曾經活著沒有神,沒有基督,不肯祈禱,難道基督那時不曾整日伸出手,招呼你?
  (2)你曾經因確信自己有罪而倒地呻吟,感到自己活該下地獄,即使神不憐憫你的靈魂,也絕不失公義。難道那時基督沒有靠近你的靈魂,說:"愿你們平安"?
  (3)你曾經在試探的壓力下呻吟,因為內心的罪而哭喊道:"我真是苦啊!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羅七24)難道基督沒有靠近你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哥后十二9)?
  (4)你曾經在死亡的重壓下痛楚呻吟。死亡是最后一個大敵,它也許是痛苦的掙扎,也許是黑暗的幽谷。但仰望司提反仰望的地方,啊!耶穌正站在神的右邊,等候迎接你的靈魂。當神與你同在,聖靈與你同在,基督等著接受你時,死亡豈不會變得甜蜜?看哪!瓷伸出雙手來接受你離世的靈魂。在瓷的懷抱里咽下最后一口氣,說:"求主耶穌接收我的靈魂。"
  從中學習死亡對于基督徒來說,并不是死亡。
  "凡活著信我的,必永遠不死"(約十一26)。死亡僅僅是把靈魂移交到基督手里,瓷知道它的價值,因為瓷為它而死。
死亡對于信徒來說,是比生還好的事情。
  如果基督起身來接受靈魂,就說明靈魂是去與耶穌匯合。與基督在一起,意味著在榮耀里,那豈不是更好!基督徒們啊,要愿意離開肉身,與神同在。在那里你要脫離迫害之石的擊打,再也不會有好譏誚、冷酷的朋友,再也不會對自己靈魂的懷疑,和內心的罪惡。"但愿我有翅膀象鴿子,我就飛去,得享安息"(詩五十五6)。
  而與耶穌基督無分,則是可怕的事情。
  人都有一死。但沒有基督的靈魂啊,你將怎樣死亡呢?你將向誰交托你垂死的靈魂呢?沒有好天使等候在你的床邊,沒有牧養的靈伸出溫柔的手來接受你發抖的靈魂,更沒有基督起身來迎接你,你從未在瓷的寶血中洗淨,也就不能到瓷這里來得生命。瓷雖時常伸出手來,你卻總是把它們推開﹔現在瓷不會再憐憫你。你也沒有神,神不是你的神,不是你的朋友,你一生都在作瓷的仇敵。你驕傲的心從不肯與瓷和好,如今你會發現瓷的確成了你的仇敵。
  你能去哪里呢?你必然死,你的呼吸必然停止,今天看著我的眼睛在死亡來臨的時候會閉上﹔今天在你胸膛中活潑跳動的心臟也將停止跳動。那時你該拿你的靈魂怎么辦呢?你將把它交托給誰呢-它赤裸著,惡貫滿盈,簌簌發抖,暴露在神的震怒之下?沒有天使敢去遮蔽它,沒有岩石、洞穴或山峰敢隱藏它,地獄也并非躲避神公義的忿怒的藏身之處。啊!要明智啊:"你們轉回,轉回吧,何必死亡呢?"(結卅三11)
  最后,要從中學習,如果你失去了主內的朋友,要為他們感到寬慰。
  沒錯,他們是離開了你們,但別忘了他們是回到更溫柔的懷抱里。你站起來,彎腰注視他們垂死的身體﹔但主耶穌站起來,接受他們垂死的靈魂。你伸出軟弱的,充滿愛的手去撫平他們臨死前的枕頭,但救主大能的手已為他們離世的靈魂鋪好了一張更溫暖,更柔軟的床。學習他們的信心,仰望同一位救主。當你面對死亡時,你會用你自己的心,自己的舌頭,發出同樣甜蜜的呼吁:"求主耶穌接收我的靈魂。"
  丹狄聖彼得教堂。1837年8月13日。

(Translated from "From the Preacher's heart" with permisson from Christian Focus Publications, Fearn, Scot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