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的愛

  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因我們想,一人既替眾人死,眾人就都死了。

  ──哥林多后書五14

≒≒≒≒≒≒≒≒≒≒≒≒≒≒≒≒≒≒≒≒≒≒≒≒≒≒≒≒

  在使徒保羅的性格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不屈不饒。他早年是"褻瀆神的,逼迫人的,侮慢人的"(提前一13),竭盡全力要摧毀新生的教會。顯然這是他天生就很特出的性格。但主耶穌基督樂意在他身上顯明瓷一切的忍耐,使他"給后來信瓷得永生的人作榜樣"(提前一16)。看到這個膽大妄為的壞家伙,其天性不僅得以聖化,而且得到強化,更加精力充沛,真是使人眼目一新,于人大有裨益。每一個在基督里的人都是這樣成為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哥后五17)。
  "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里作難,卻不至失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哥后四8),這是歸正后保羅生活的真實寫照。他"知道主是可畏的"(哥后五11),也深知那些還在罪中之人的可怕處境,于是立志將勸導人作為終生的事業,如果用任何方法能把罪人帶入真理,他都竭盡全力。"我們若果癲狂,是為神﹔若果謹守,是為你們"(哥后五13)。不管世界認為我們是聰明還是瘋狂,人的靈魂和神才是我們投入全副精力的動力和原因所在。
  那么,有誰不愿探究這一切超凡努力的神秘源泉所在?有誰不想聽見保羅親口傳授那激勵他超越如此多艱難和險境的奇妙秘訣?是什么神奇的符咒控制了這個強悍的心靈,或是什么無形的天體引力,用永不停止的能量在所有的沮喪中緊緊拉住他?甚至使他毫不在乎世界可怕的嘲笑和人的懼怕所織成的羅網,也不理會疑心重重的雅典人的冷嘲熱諷,或是奢華淫逸的哥林多人的顰眉斥責,或是心胸狹隘的猶太人的雷霆大怒?使徒自己是怎樣說的?在我們面前的這段文字里就是他對這個秘訣的解釋:"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
  這里說的是基督對人的愛,而非我們對救主的愛。從接下來的解釋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見,瓷為眾人死,就是瓷愛我們的明証。保羅這里向我們展現的圖景,是救主不尋常的慈心促使瓷為仇敵而死,為我們的罪加倍受罰,為每一個人嘗了死味。就是這副圖景給了保羅每天勞作的動力,使他輕看所有的苦難,甘心樂意地遵守神的誡命。他"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來十二1)。為什么呢?因為只要他仰望耶穌,他就能活著,"就我而論,世界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論,我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加六14)。靠什么?單靠仰望基督的十字架。
  正如天上的太陽以巨大的,永不消失的光芒吸引著圍繞它的行星﹔正義的太陽在保羅的心頭升起,以超出了正午之日的明亮,把綿綿不斷的巨大能量輸入他的心靈,激勵他不再為自己活著,而是為著那替他受死又復活的主而活。注意,燃燒著他的生命和心靈的,不是暫時的,時斷時續的能量,而是一種長久的,持續不斷的動力。他不是說基督的愛曾經激勵過他,也不是說基督的愛將要激勵他﹔或是在興奮的時候,在禱告的時光,或在特別靈修的時分基督的愛才激勵他。他只是簡簡單單地說,基督的愛激勵他。這種能量永遠是現在的,內在的,奔涌著的,是他奮斗的主要動力。把它挪走,保羅的精力就隨之消失,他就會與常人無異。
  我們這里有沒有人對掌握這種主要秘訣心馳神往?有沒有人已經到達所有歸正階段最引人入勝的一個台階,正渴求一種使你更新的力量?如果有,弟兄啊,你已經到了信心的窄門了。你已經看到在未稱義之人的心中沒有平安,所以你披上基督的義作為你的義,你已經感受到信心所帶來的喜樂和平安。你回顧以往的生活,能看出那時你沒有神,沒有基督,沒有聖靈!你能看見你自己無非是一個該死的罪人,說"我若用雪水洗身,我的衣服都憎惡我"(伯九31)。只要你憑著信心仰望那位為我們代罪的救主,確信神樂意將你所有的罪算為瓷的,又自始至終愿意把救主的義算為你的,那么,雖然你滿心羞愧和自責,但不至于喪膽絕望。
  我說的是不絕望嗎?是的,不絕望,而是要歡樂歌唱。因為,如果你真的全心相信,你就成了一個有福的人。無須你做工,神就把義歸給你。正如大衛所說:"得赦免其過,遮蓋其罪的,這人是有福的。凡心里沒有詭詐,耶和華不算為有罪的,這人是有福的"(詩卅二1,2)。這是得以稱義之人的平安。
  但這種平安是不是一種完全有福的光景呢?是不是沒有什么別的可以渴慕的了?你們那些知道何謂因信稱義的人哪,我來問你們,為什么你們還是愁眉不展,是什么壓制了你們那本應歡樂的心靈?為什么我們不能總是加入那感恩的合唱:"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不可忘記瓷的一切恩惠﹔瓷赦免你的一切罪孽"(詩一零三2,3)?既然我們的罪已經加倍受罰,為什么我們還常常如詩人一樣追問:"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里面煩躁?"(詩四十二5)哎,我的朋友們,在你們中間沒有一個真的信徒,不曾感到過我剛才描述的不平安。也許你們有些人感受過它的劇痛﹔它如同沉沉烏云,擋住了福音平安的甜蜜陽光,遮住了父神與罪人和好后的和藹面容。你想:"我是一個稱義了的人,但是,唉,我不是一個成聖了的人。我可以回顧過去,毫無絕望,但我能么展望未來呢?"
  宇宙間也許沒有比這樣一個靈魂所展現的更生動的道德風景畫了。過去的罪得到饒恕,眼睛以從未有過的清潔和公正而內省。在那里它目瞪口呆地看見自己長期養成的對罪的迷戀,竟然象古老的河流,已經在心上沖刷出一道深溝﹔情欲的不時回轉,至今仍象海洋的巨浪一般不可抗拒,壓倒一切﹔扭曲的習慣秉性還是跟發育不良的橡樹上那些木瘤一樣死硬怪異。哎呀,這是怎樣的一幅圖景,怎樣一種對未來的期待!它預示的竟是對暴烈的情欲、思想言行的陳規陋習反抗的徒勞!如果對神之榮耀的盼望不是稱義之人特許的權利之一,那么要是這幅可怕的景象把人嚇了回去,就像"狗所吐的它轉過來又吃,""豬洗淨了又回到泥里去滾"(彼后二22),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對陷于這種處境,早晚哭訴"我怎樣才能成為新人?如果不從對罪的喜好中解脫出來,饒恕過去的罪又于我何益呢"的人,我愿意以全部熱情和愛心,舉保羅和他的秘訣為例,來了解"基督的愛激勵我們。"我們同你們一樣有七情六欲。你們看著喪膽的那幅內心圖景,也同樣曾帶著它所有令人沮喪的力量向我們席卷而來。沒錯,自那以后我們對自己內心的丑惡也一覽無余。但我們有一種永不失敗的激勵,就是流血的救主的大愛。神將聖靈賜給相信瓷的人﹔全能的神用一種力量--就是基督的愛,鞭策我們不斷向前。
  弟兄們,我的目的,是要揭示聖靈怎樣用這種力量來激勵信徒為神而活﹔聖靈又是怎樣不斷地把基督對人的愛這一簡單真理呈現給人的心靈,使任何人能活出與福音相稱的聖潔來。如果在座有人迫切追問 "我怎樣才能從罪中得救,我怎樣才能象神的孩子一樣地活著",我強烈希望這人的耳和心都能仔細傾聽。
  1.基督的愛激勵信徒過聖潔的生活,因為這一真理掃除了他對神所有的畏懼和憎恨。
  亞當還沒有墮落時,對他的靈魂而言,神就是一切。對他來說,萬事萬物,只要與神相關,就是美好的,值得向往的。他體的每一條經脈,都造得奇妙可畏﹔樂園里樹蔭中每一片樹葉的沙沙聲,每一輪初生的,如勇士般歡然奔路的朝陽,日日成為他敬畏神,贊美神的新題材﹔正是這個原因自然才令他覺得賞心悅目。園中的花草,小鳥的歡歌,響徹福地的斑鳩的鳴叫,無花果樹青青的果實,葡萄園陣陣的果香--所有這些都讓他心曠神怡,陶醉其中。
  為什么呢?只因為這一切使他的心靈得以與耶和華神丰盛的恩典進行深切多樣的交通。正如世上的孩童依戀肉身的父母,只要父母在場,它什么都喜歡,珍惜每一樣表達父母愛心的禮物,神的真兒女也是這樣。他活在主中,動在主中,存在于主中。就象天上的太陽被遮蔽時,悅目的光會消失一樣﹔若神對他掩面不顧,他的靈魂也會暗淡無光,自然也會因此成為一片籠罩于黑暗中的荒野。但亞當墮落以后,純金失去了它的光澤,他的思維和喜好全都扭曲了。他不再在萬物中享受神,也不再在神中享受萬物﹔相反,他從此憎恨反感與神有關的一切事物。
  人犯罪導致他畏懼憎恨他曾敬畏的神。他對罪惡趨之若騖,借以逃避他憎恨的神。就象你也許看見過的,一個犯了錯的孩子與慈愛的父親作對,盡其所能躲開他,回避他﹔為了不去思想公義的,受傷害的父親,他一頭扎進其他思想和工作當中--同樣,亞當墮落之前,神的聲音在他耳中如同天樂﹔而犯罪以后,聽見耶和華神在園中行走的聲音,他竟和妻子"藏在園里的樹木中,躲避耶和華神的面"(創三8)。同樣,每一個屬血氣之人也躲避主的聲音和主的面,不是在樂園稠密的樹葉下,而是埋頭于操心、事業、享樂和奢靡當中。沒有神在的任何退隱都是可行的﹔只要能把神置之腦后,任何職業都是可為的。
  我相信,許多屬血氣之人對這個指控不是大為光火,就是漠然置之,或是滿懷狐疑。你可不覺得你憎恨神,或是害怕見瓷,所以你反咬一口,說指控不實。但是,弟兄們,神豈不是說你們的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耶十七9)只有神才有監察人心,試驗人肺腑的特權。我們竟說瓷指控不實,豈非太放肆了嗎?只因我們懵然不知,我們就敢否決神的判語嗎?
  神說"體貼肉體的就是與神為敵"(羅八7)。沒有歸正的人,其每一根神經、每一塊肌肉都憎恨神。雖然我們的氣息、行動和存留全是在神的掌管里面,但他對神的仇恨簡直就是不共戴天,勢不兩立。我們的確沒有感到心底有這種仇恨,但這恰恰說明了我們的罪惡化,危險加劇。我們內省的管道被堵住了,要看到我們行為的真實動機,我們得跨越無數的彎道和拐角。對神的懼怕和仇恨,不僅驅使了人犯罪,而且仍然是撒旦蠱惑悖逆之子的強大推動力,但卻完全掩于我們的眼目之外。你還無法說服屬血氣之人相信這一事實。但《聖經》証實了從懼怕神和憎恨神這兩個致命的毒根里,長出了遍布地球、使地球烏煙瘴氣的罪的茂密森林。如果你們中間有人被神喚醒,了解到自己內心的光景,我愿今天就請他來作証,他看見自己所有的罪,就痛哭流涕,說的是:"我向檷犯罪,唯獨得罪了檷"(詩五十一4)。
  如果對神的憎恨和懼怕是我們所有罪惡的根源,那么除了除掉這個毒根,我們哪有別的方法來治愈我們對罪的愛好呢?怎樣才能最有效地清除毒草?難道不是斬草除根嗎?在基督的愛--這不可思議、無法言說的神的禮物里,當瓷為了把我們帶回給神,而為仇敵獻出生命,當瓷為不義之人受死時,難道你看不見瓷的目標是要除去那些真正相信的罪人心中那對神的憎恨和懼怕嗎?罪的毒根已被鏟除。瓷為我們的罪加倍受罰,落在我們頭上的詛咒就被帶走了,神因此與我們和好。為什么我們還要懼怕?沒有懼怕了。為什么我們還要憎恨神?憎恨也被除卻了。我們在罪里還能看到什么吸引人的地方?披上基督的義,我們就回復到亞當最初的處境,有神作我們的朋友。我們再沒有犯罪的目的,因此我們就不再想犯罪。
  在《羅馬書》第六章里,保羅談到信徒犯罪的事,仿佛是聽到奇談怪論:"我們在罪上死了的人"--就是說,在基督里已經受到懲罰的人,"豈可仍在罪中活著呢?"他斬釘截鐵地宣布:"罪必不能作你們的主"(第十四節上)--這從事情的性質上就說不通:"因你們不在律法之下,乃在恩典之下"(第十四節下)。你不再在被破壞了的律法的詛咒之下,懼怕憎恨神﹔而是在恩典之下,進入一片平安的天地,得以與神為友。
  在座的有人會反對我說,如果這是事實的話,如果要過聖潔生活,只需使人與神和好,不需要任何其他,那為什么信徒還在犯罪呢?沒錯,信徒的確仍然犯罪,但別忘了不信卻是犯罪的根源。弟兄啊,如果你我能夠緊緊盯著那為我們所有的罪加倍受罰,白白地賜下雙倍的義來代替我們所有罪的基督,如果這幅基督之愛的圖景確確實實存留在我們心里,如果我們單單仰望瓷,接受神所賜的無法測度的平安--那絲毫不靠我們,而是靠基督里的完全獲得平安,那么,弟兄們,雖然我們軟弱無助,我們也永遠不會犯罪,不會有絲毫犯罪的目標。
  但是,我的朋友們,這并不是我們的情況。基督的愛滑出我們的視線,是何等司空見慣啊!多少次它變得模糊,有時是神自己把它藏起來,來教導我們看清自己。多少次我們意識不到瓷救恩的完全,瓷公義的完美,缺乏意愿或信心去宣稱在瓷里面的好處。那么,不信盛行,對神的懼怕和憎恨一次又一次地潛入,罪時常抬起它惡毒的頭顱示威,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弟兄們,只要我們用屬靈的眼睛去觀察,事情就非常明白。如果我們依靠神的兒子,過信心的生活,那么我們就一定能過一種聖潔的生活。我不是說,我們應該這樣作,而是說我們一定會這樣作,這是必然的結果。但是只要我們不過信心的生活,我們就無法過聖潔的生活。神通過信心淨化心靈,沒有其他途徑。
  你們中間是否有人盼望成為新造的人,從罪惡的習慣和嗜好的奴役中得到拯救?我們能為你指明的出路,只有基督的愛。看哪,瓷是何等的愛你!瓷為你承擔的是什么!用你的手指探入瓷身上的釘痕,瓷的肋旁,不要再懷疑,只要信。認識到你的罪,就逃到罪人的救主那里。正如膽怯的鴿子藏身在岩石的裂縫里,你也應該藏身于救主的傷痕里。當你看見瓷如疲乏大地上的一塊巨岩的蔭影,當你慶幸地坐在瓷的蔭下時,你會發現瓷已經戰勝了所有的敵人,完成了你所有的征戰。神如今在你的一邊。"我們若在瓷死的形狀上與瓷聯合,也要在瓷復活的形狀上與瓷聯合。""你們向罪也當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耶穌里卻當看自己是活的"(羅六5,11)。
  2.基督的愛激勵信徒過聖潔的生活,因為這一真理不僅除去了我們的懼怕和憎恨,而且激起了我們的愛。
  在平安中得以看見神和好后的慈容,真是一種莫大的福氣。而我們仰望這張與我們和好的面容,又怎能不衷心愛這位如此愛我們的神呢!愛生發愛。世上那些真愛我們的人,不論他們是多么渺小,我們都不能不尊敬他們。啊!當我們確信神愛我們,甚至將瓷的獨生子賜給我們時,我們又怎能不愛瓷呢!在瓷里面全是美善,在瓷里面的萬事萬物都喚起我們的愛。
  我已經向你們介紹了福音使人和好的功能,它將我們帶回亞當當年所享受的與神的友情當中,又除去了我們心中對罪的喜好。現在我要你們看看福音所作的實際更多。如果我們堅持不懈地正確使用它,它會把我們帶入比亞當所在更美好的天地。它用更強大的動力激勵我們。亞當的心中并不曾擁有這種神的愛,因此,他也沒有這種激勵的力量,促使他為神而活。但是我們的眼睛已經見到這幅壯闊的景象:"基督釘十字架已經活畫在我們眼前"(加三1)。如果我們確實信瓷,瓷的愛就通過赦免我們的罪,將我們帶入平安當中。因為我們被寬恕,與神和好,父就賜下聖靈給我們。作什么呢?瓷使這個真理牢牢地占據住我們的心,向我們展現越來越丰富的神的愛,這樣我們受到吸引,就轉去愛瓷,為瓷而活,因瓷為我們而死,又從死里復活。
  看到神使我們聖潔的方法正適合我們的天性,實在叫人嘆服。如果神脅迫我們過聖潔生活,那將是何等的徒勞!人總是以為如果有人從墳墓里走出來,向我們描述地獄里愁云慘霧的嚴酷景象,沒完沒了的折磨,遭天譴的靈魂,那也許會刺激我們過聖潔的生活。但是,弟兄們啊,這種幻想顯示了對我們神秘天性何等的無知啊!假如神此刻在我們眼前揭開這些可怕的,永遠沒有希望的地方的秘密,假如你有機會確實感受一會兒那火湖和受不死之虫噬咬的痛苦,然后回到人間來,回到你原來的地方,你的舊朋老友當中,你認為你就有可能象神的孩子那樣生活了嗎?
  我不懷疑你會被嚇得不敢主動犯罪,不敬虔的享樂之杯會失手掉下,你會因賭毒誓、說謊話而膽戰心驚,因為你見過,也感受過醉鬼、賭咒者、說謊者在墳墓后面那個世界里悲慘的下場。但你真的以為你會比從前多一些為神而活嗎?你會比以前好一些事奉瓷嗎?沒錯,你也許會捐贈大筆錢給慈善機構,把你所有的拿出來賑濟窮人,又舍己身讓人焚燒﹔你也許會小心嚴謹地生活,余生之內不敢違反十誡中的任何一條。但這些并不是為神而活,你對瓷的愛并沒有增加一點點。唉,弟兄啊,如果你竟不明白愛是不能強迫的,你就是讓你奇形怪狀的心靈可悲地蒙瞎了眼睛。從來沒有人被嚇得去愛,同樣,從來沒有一個人被嚇進聖潔里去。
  贊美神!瓷所發明的方法比地獄和它所有的猙獰要有力得多,瓷的宣言比看見所有痛苦更大能。瓷的方法是吸引我們過聖潔的生活。瓷向我們展現基督的愛,來喚起我們的愛。"因為瓷知道我們的本體,思念我們不過是塵土"(詩一零三14)。瓷了解我們詭詐內心所有的細枝末節﹔因此瓷將使我們成聖之法剪裁得當。就是說,聖靈并沒有用地獄的猙獰,而是用愛使我們成聖:"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我用慈繩愛索牽引他們"(何十一4)。哪一個父母不懂得使孩子聽話的最好辦法,是贏得孩子的愛?想想看我們的神既然賜給我們這樣的智慧,自己豈不知怎樣使用它么?弟兄們,我們天性喜歡到處流浪,除了在神那里,別的什么地方都可以安營扎寨。但神要贏得我們的愛,便派遣瓷的獨生愛子來到世上,承擔我們的罪該受的詛咒。"瓷本來富足,卻為你們成了貧窮,叫你們因瓷的貧窮可以成為富足"(哥后八9)。
  如果今天我們中間只有一個人接受這個真理,感到自己罪該萬死,飛奔到救主那里避難,在瓷里面發現自己過去所有的罪都已得赦免,這個人從此就會象福音書里的那個婦人。她曾經罪大惡極,于是站在基督身后,挨著瓷的腳哭,用眼淚為瓷擦腳,又用頭發擦干。她連連親吻瓷的腳,把貴重的香膏抹上。得到的赦免多,你的愛就多﹔愛得多,你就會為你所愛的奉獻得多。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偉大的要訣,這就是所有聖徒聖潔生活的秘密源泉。
  聖潔生活并不是世界所展示的膺品那樣,是一種規行距步,充滿痛苦,把所有天性中的嗜好統統否定的生活。在《聖經》里,沒有天主教所謂自我否定這回事。管制和自我否定正是撒旦發明的膺品,來偷換神使人成聖的方法。是撒旦讓人誤以為成聖就是要否決自己存在的每一個愿望,作所有不稱心不如意的事,從而把千百萬人從福音的平安和聖潔面前嚇退。我的朋友們,我們今天學的經文明確告訴我們事實并非如此。
  我們是為基督的愛激勵,走向聖潔的。基督的愛是唯一吸引我們事奉神的力量。我們的愛是促使我們勞作的唯一原因。甜蜜的繩索,溫柔的愛!誰不愿置身于它們的牽引之下呢?
  最后,朋友們,如果基督的愛是聖靈使用的工具,一開始就用它吸引我們去事奉基督,那么瓷是用同樣的方法支持我們堅持到底。所以,如果你經歷冷淡和漠不關心,如果你覺得疲乏,或在事奉神的事業中落后于人群,這里就是治療你的良藥:再次仰望流血的救主。正義的太陽是偉大的引力中心,瓷所有的聖徒都圍繞著瓷輕快地移動--還伴隨著和諧的歌唱。
  只要信心的眼睛緊盯著瓷的愛,信心的路途就會暢通無阻,因為基督的愛永遠激勵我們。一旦信心的眼睛移開了,路途就變得崎嶇難行,聖潔的生活會讓人疲乏不堪。那么,不論是誰,要想過一種堅守到底的聖潔生活,愿他的眼睛緊緊盯著救主。就象彼得,只要望著他的主,就能平平安安地走在海面上,而一旦他往四周觀望,看見狂風巨浪,就害怕,將要沉下去,便喊著說:"主啊,救我!"(太十四30)
  這也正是你的景況。只要你信賴地望著愛你、為你舍命的救主,你就能跨越生活喧鬧煩擾的深水,連一個腳趾頭也不會濕。一旦你四處觀望,看見大風大浪時刻威脅著你的生命,你就會象彼得,開始沉落,喊著說:"主啊,救我!"那時我們就應當用主對彼得的斥責說你:"你這小信的人哪,為什么疑惑呢?"回頭看救主的愛,這愛激勵你不再為自己而活,而為那位替你死,又從死里復活的主而活。
  大學教堂。1835年8月30日

(Translated from "From the Preacher's heart" with permisson from Christian Focus Publications, Fearn, Scot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