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教訓

  

  人為婦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難。出來如花,又被割下﹔飛去如影,不能存留。

  ──約伯記十四1,2

≒≒≒≒≒≒≒≒≒≒≒≒≒≒≒≒≒≒≒≒≒≒≒≒≒≒≒

  在這兩句經文里,我們可以學到三點教訓:
  首先,人的美麗:"(他)出來如花"(第2節)。人有很美之處。他最初是按照神的形象造的。雖然罪毒害侵蝕了這形象,但神作工的手跡在人身上依然可見。他受造奇妙可畏(詩一三九14)。靈魂雖然天生跟神作對,但仍是一塊失落的銀幣。
  其次,他生命短暫:"(人)日子短少-出來如花。"當法老問雅各多大年紀時,他其實已經一百三十歲了,但他還是說:"我平生的年日又少又苦"(創四十七9)--比起他列祖的歲數要少。有些族長活到九百高齡:瑪士撒拉共活了九百六十九歲(創五27)。與這樣的年齡相比,我們的日子是怎樣短少!比起永恆來,更是微不足道﹔當我們想到自己要作的工時,也痛感它的有限。
  第三,這些日子多有患難。如果這短暫的日子滿是快樂,我們也不會這么憂傷。可它們多有患難,而且那些最勤于享樂的人往往麻煩最多。身體、心理、財產的患難,一浪高過一浪接踵而來。
  我們這些天就親身體驗了這一真理的嚴酷性。我們教區內有五起死亡,把這五起死亡聯系起來思考,恰恰証明這些話語的真確性。
  兩個孩子死了,他們都非常可愛,惹人疼﹔他們死亡的日期也相距不遠。他們本來前途光明,家人親屬也盼望他們成為自己生活中的快樂和安慰。他們出來如花,很快就被割下。另一個是在全盛期的年輕人,剛蓄滿成人的活力,大家都以為他的好日子正在前頭,但神改變了他的面容,他被送走了。還有一個是八個花一樣的孩子花一樣的母親,人人都敬愛她,稱羨她,這個世界能給她帶來快樂的,她全有。但半夜時她家中哭聲驟起。她出來如花,又被割下。最后一位是老人,在與疾病長期搏斗之后,終于結束了一切。這些教訓是多么嚴酷!那孩子,那年輕人,那母親,那白發老人,他們全都在今天下葬。"人為婦人所生,日子短少。"
  1.要從中學習到我們需要立刻歸正。
  你們有些人對我頻繁說到歸正大為惱怒﹔但是,當我站在這些墳墓前時,我覺得自己說得太少,而倍感慚愧。"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路十三3)﹔"你們當悔改歸正,使你們的罪得以涂抹"(徒三19)。
  孩子們,要尋求歸正,因為小孩們有死亡的。這些新挖的墳坑可能會供不應求。年輕人,現在就要尋求歸正,因為年輕人有死亡的--他們在最盛之際就被割下。母親們,不要說等到日后你的家庭穩定了,等到你有更多閑暇時間,你會尋求歸正,--現在就尋求歸正,因為母親有去世的。老人們,不要說這些與你無關。其他人也許會死,但你一定會死。因此這個教訓對你來說是雙重的:請你現在就尋求歸正。
  2.要從中學習到好享樂的愚昧。
  魔鬼用錦繡般的屬世享樂之網所捕捉的靈魂,比任何其他途徑都多。屬世的人們理所當然地認為這些享樂并無大害。孩子們喜歡游戲﹔年輕人愛好跳舞唱歌玩笑﹔粗俗的人喜歡杯中之物,放蕩不羈,尋歡作樂﹔高雅一點的人喜歡舞會,音樂會和戲劇﹔雞皮鶴發的老夫人,滿口粗話的船長,都在永恆的邊緣蹣跚而行﹔但如果在牌桌上沒有贏一盤,晚上連覺也睡不著。這樣作的害處在哪里呢?坐到墳墓前,詢問那些死去的人。你沒有基督嗎?沒有被赦免,不聖潔,向地獄直奔嗎?你的日子不是屈指可數嗎?你算准了今晚不會割下你嗎?如果你匆匆離開舞會,或劇院,或牌桌,去見你的審判官的面,你會怎樣呢?
"少年人哪,你在幼年時當快樂,在幼年的日子使你的心歡暢。行你心所愿行的,看你眼所愛看的,卻要知道,為這一切的事,神必審問你"(傳十一9)。
  "靈魂哪,你有許多財物積存,可作多年的費用。只管安安逸逸的吃喝快樂吧!神卻對他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路十二19,20)
  "但那好宴樂的寡婦,正活著的時候,也是死的"(提前五6)。
  現在就是尋求歸正的時刻。
  那么我們就不能享樂了嗎?我們能。在基督里,我們有聖潔的快樂,比如永遠坐在神的右邊。啊!我已嘗過了這個時代所有的快樂,他們抵不上一滴基督甜蜜的愛。
  3.要從中學習彼此尋找靈魂。
  沒有學校教傳道人該怎樣在臨終之人的床前說話。當我看見臨死之人的面孔時,我常感到我根本不會布道!請為我祈禱,使我能夠在你們中間更忠心地事奉,使我能夠說得更大膽,對你們的憤怒和責備無所畏懼!那樣你們死時就不會對我憤怒了,你們那時就不會說我說得太坦率了。
  作長老的弟兄們哪!來幫助我!你們看見我們的人在死亡,成千上百曾是你我關懷對象的人,現在已進入了永恆。
  親愛的教師們哪!要坦率地教導孩子,因為有孩子死亡。不要在乎他們的不耐心和任性。記住他們是面臨死亡的孩子,死亡的印記在他們身上。森林工人要砍樹時,會在那棵樹上划一個記號﹔每一個孩子都有死亡蓋上的印記。
  父母們哪!從孩子還是嬰孩時,就要為他們尋找靈魂的歸宿。在他們出生之前就為他們祈禱。與他們一同經歷出生的陣痛,直到基督在他們里面住下。不要說他們太小,不懂事﹔神可以教導嬰孩。如果你忽略此事,等到綠草覆蓋他們時,你豈不會后悔終生嗎?
  4.要從中學習你不能承擔神的忿怒。
  人在健康有力時,很容易自夸,與神作對。"他們不象別人受苦,也不象別人遭災﹔所以驕傲如鏈子戴在他們的頸上"(詩七十三5)。他們能肆無忌憚地犯罪。但當他們被高燒或肺病帶到死亡的邊緣,當他們需要人幫他們在床上翻身,或扶起他們軟綿綿的頭,或象喂孩子一樣給他們喂食時,我們就能看到罪人在一位忿怒的神的手中算不得什么。
  當他落入永生之神的手中時,永恆會象什么樣子呢?也許他曾懷疑是否有神﹔但突然之間他親眼目睹到神。他以為沒有基督,一瞬間他與瓷聖潔的眼睛碰了個正著。他不相信有地獄,對那些相信的人大加嘲笑--片刻之后他就在地獄的怒濤中翻騰,現在他知道這就是永恆了。一千年只是開始罷了,并未離盡頭近一點。靈魂沉入無邊無際的深淵,他希望死,卻死不了。"倘若神要顯明瓷的忿怒,彰顯瓷的權能,就多多忍耐,寬容那可怒、預備遭毀滅的器皿"(羅九22)。弟兄啊,要逃離將來的忿怒!你不可能承受它的。你能忍受一場高燒,或中風,或電擊,或肺炎嗎?這些只是神忿怒之手的一根小指頭呢!
  5.要從中學習耶穌的寶貴。
  "(人)日子短少",但"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來十三8)。基督的愛何等奇妙!瓷為我們這些可憐的,象脆弱的花朵、壽命只有一時的虫子一樣的人受死!我們在耶穌里何等安全!雖然我們不算什么,象影子一樣容易消逝﹔但在瓷里面我們能永存。我們的塵土對瓷來說也是寶貴的,瓷將使我們的身體和靈魂與瓷同在。我們將永遠掌權。你們那些在基督里的人,要珍惜瓷!你們那些還在懷疑觀望的,現在就奔向瓷。你們那些在瓷之外的,現在就選擇瓷吧!
  丹狄 1842年2月20日

(Translated from "From the Preacher's heart" with permisson from Christian Focus Publications, Fearn, Scot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