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因为神应许
保罗更清楚地将以前所讨论的律法与信心详加对照。我们应当特别注意此点:叫人称义的信心既然从律法毫无借助,从此我们就知道,我们的信就是完全与神的恩慈有关。那些主张说这是与守礼仪律有关的人简直是痴人说梦,不攻自破。因为假如行为能对称义有什么贡献,他就不能说借着(明文的)律法,必要说借着自然律。保罗并非把生活的属灵圣洁与礼仪放在相反的地位上,乃是把信仰与信仰的义放在相反的地位上。这意思是说:"继承权是应许给亚伯拉罕,这并非因他遵守律法而得的,乃是因信称义而得的。"惟有当人白白得到他所不应得的时候,他的良心才能享受真正的平安。
再者,外邦人和犹太人照样领受这恩益。这就是说他们蒙恩的原因(理由)是相同的。如果人得救是惟独根据神的慈爱,那么要把外邦人排除,就是限制救恩的果实。
必得承受世界
现在所讨论的主题既然是永远的救恩,使徒似乎是不合理地把他的读者引到世界上去,但他在这里所说的世界是笼统的,世界的恢复乃在仰望基督。主要点既在信徒生命的恢复,所以全世界堕落的状态尚待恢复。从这一点看来,使徒在希伯来书一章2节中称基督为承受万有的,因为我们由祂的恩典所得到的儿子名分已经恢复,重新得到在亚当里失去的嗣业。在迦南地的预表之下,不但属灵生命的希望显示给亚伯拉罕,也把神丰满的祝福提供给他,使徒极为正当地教导我们"神向亚伯拉罕应许以世界的主权与支配权"。信神的人在今世生活中体验到这一点,不论他们如何在危急中受贫困与压迫,他们都因有一个平静的良心来使用神所造的那些事物,并且享受地上的祝福,犹如从父神的怜悯和美意所得来的福,也就是永生的先尝。他们的贫困决不能阻挡他们不承认天、地,海乃为他们的所有。
恶人虽吞尽天下的财富,他们也不能称为已有,他们乃是抢夺来的;因为他们是在神的忿怒之下持有那些东西。敬畏神的人虽生活奔波,勉强糊口,但他们不偷取他人的所有,乃从天父手中领取分内所应得的,直等到他们完全占有他们的嗣业,那时他们的光荣要压倒一切受造之物,因为天地都要为这个目的而更新了。他们要本着自己的力量使神的国更得荣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