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我不以福音为耻
这是保罗预先想到有人反对福音;因此他事先声明,他对不敬虔之人的讪笑毫不在意。如此他为自己预备了一个机会,借此他可以宣告福音的价值与卓越性,不致被罗马人视为可轻蔑的。保罗自己"不以福音为耻"这句话,就暗示着"在世人的眼光看来福音是可耻的"。所以他为忍受基督十字架的羞辱而预备,免得他们目睹耳闻福音受到不敬虔之人的嘲笑或愚弄就低估福音的价值;另一方面,。他对信的人表示福音有何等价值。为何缘故呢?第一,如果我们要赞扬神的大能,这大能就在福音中显明出来。再者,如果我们要追求或爱慕神的仁慈,那么福音就是彰显神仁慈的工具。所以神的大能当受我们的尊敬,因崇敬是属于神的大能。再者神的大能也是我们得救的手段,所以我们应当爱神的能力。
当保罗证明神借此大能拯救世人时,你看他是多么归功给神
的话;因为他在这里并不是说到什么秘密的启示,乃是说到具有人声的讲道。因此,那些故意藐视神大能、不听神话语的人,就是拒绝神救援之手。
传福音这件事,并不是对所有的人都是有效果的,乃是只有当圣灵光照人心的时候才发生功效,所以他加上"一切相信的"这短句。福音实在是为了人人得救而传给人的,但福音的能力可并不是到处彰显;对灭亡的人,福音就成为死的香气,这死的香气并不是从福音的性质发出的,乃是由恶人本身所发出的。保罗指示得救的惟一法门,封闭一切其他的靠赖。人若脱离此独一无二的救法,他们就在此福音中接受那自己刑罚的宣告。福音既然召请所有人,毫无差别,参与救恩,那诚然是救恩的教义。因为在福音中基督被提供出来,祂的特殊任务,就是拯救失丧的人。那些拒绝不肯被基督拯救的,基督就是他们的审判者。但在圣经各处"救恩"二字就是恰与"灭亡"二字相反;所以当我们提到救恩的时候,就知道所讨论的是什么。福音既然是拯救人脱离沉沦与永死的咒诅,那么救恩就是得到永远的生命。
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
保罗把所有的外邦人都包括在希利尼人这个名词之内,这从犹太人与希利尼人的比较词就可以证明;因为这两种人包括全人类。或许是他特为拣选这一个国家来指其他别的国家,第一,因为希利尼人是次于犹太人被认为参与福音之约的;第二,因为希利尼人与犹太人为邻,而且他们的语言,比较其他国家的语言,更为犹太人所熟知。所以这是一种"提论说法"(即以部分来代表全体)。保罗借此将一般的外邦人与犹太人联结起来,一同成为领受福音的人。保罗也并不是把犹太人从神所安排的顺序与尊荣的地位上驱除;因为他们是首先承受神的应许与选召的。所以他为他们保留他们的特权;虽然如此,他仍把居次位的外邦人和犹太人联结起来,同为福音的承继者。
|